- 05 Test -
- 這個階段分為三個部分:「專家訪談」、「前期測試」和「易用性」。我通過專家訪談改進了地震警示頁面;接續進行前期測試以評估易用性和收集使用者意見,並針對意見加以修改介面;最後進行易用性測試使用問卷收集數據並分析結果 -
Step 1 : Expert Interviews 專家訪談
進行專家訪談,討論地震警示頁面的改進並將建議整合到設計中
* 受訪者 : 2位設計師、1位防災體系公職 ( 均於各自領域有10年以上工作經驗 ) *
問題 1 : 針對地震警示頁面所提供的資訊內容有何想法 ?
● 考量「地震警示頁面」是速報訊息不是 App,如果所有資訊都出現會資訊過量,而且這個階段使用者在安全狀態,所以應該改為單一連結顯示,讓使用者可以自行選擇。
「狀況回報 & 地震後續相關資訊」 介面修改

問題 2 : 對於地震警示頁面整體操作感受或建議為何?
● 「前往」按鈕置於版面左方,可能造成難以觸擊或誤觸,改為上下擺放,並將「前往」按鈕放大,「取消」按鈕改為純文字顯示,可強烈引導使用者點擊。
「避難指示」介面修改

問題 3 : 針對地震警示頁面所提供的整體回饋性上,有何感受或建議?
● 「主震資訊及警告類」類別三(6弱-7級)地震級數巨大,非常可能造成災難性破壞,要將流程一的靜態改為閃爍狀態,提高使用者急迫性。
「主震資訊 & 警告類(類別三-流程一)」
介面修改
問題 4 : 對於地震警示頁面整體操作感受或建議為何?
● ( 1 )「臺北市」因容易產生場址效應,建議將「臺北市」4級改為「主震資訊及警告類」類別二。
「主震資訊 & 警告類(類別一 - 僅臺北市)」
介面修改

● ( 2 ) 5強地震所產生之破壞力非常劇烈,所以應該改為「主震資訊及警告類」類別三。
「主震資訊 & 警告類(類別二 - 5強)」介面修改
Step 2 : Pre-testing 前期測試
進行任務測試並計算時間和半結構式訪談,了解使用者對地震警示頁面的看法,並根據反饋進行細部調整
* 受訪者 : 10 位受訪者 ( 使用智慧型手機,且過去曾收過地震速報 ) *
問題 1 : 針對測試中地震警示頁面所出現的介面有何感受或建議?
● ( 1 ) 一開始的閃爍雖然會讓受測者危機意識提升,但恐懼感會加重,所以認為閃爍時間可縮短減少刺激。
「主震資訊 & 警告類(類別三-流程一)」介面修改
● ( 2 ) 介面中顯示訊息接收者「所在地區」應該加以放大,加以提高識別度。
「可能發生之延伸災害 & 警告類」介面修改

* 任務 : 請選取「最近的避難場所」,並執行導航 *
類型一受測者 : 6 人
( 直接點擊導航按鈕 )

平均秒數 : 5.14 秒
類型二受測者 : 4 人
( 先查看避難場所詳細資訊,在點擊導航按鈕 )

平均秒數 : 12.82 秒
問題 2 : 完成導航任務有多容易或多困難,對介面有何感受或建議?
● 避難場所詳細資訊應適度展開,且須增加重新整理按鈕,並且可透過顏色方式加以凸顯避難場所的遠近,而在路線顯示上應讓使用者更加了解到避難場所之路徑。
「避難指示(流程二)」介面修改

Step 3 : Usability Test 易用性測試
對調整後的地震警示頁面進行使用者評估,包括易用性、互動滿意度、介面感受和任務計時測試,收集數據並利用SPSS分析結果
* 便利抽樣 : 35 位受測者 ( 使用智慧型手機,且過去曾收過地震速報 ) *

測試結果如下
